![]() |
| 《雙宮盛宴 愛波舞后》邀乳癌病友飆舞 用舞步綻放生命力量 |
台灣癌症基金會今(18)日舉辦第十四屆《雙宮盛宴 愛波舞后》活動,邀集百位乳癌病友以舞會友,透過舞蹈與笑容展現生命韌性,喚起社會對乳癌心理照護的重視。
【粉紅十月行動】乳癌年輕化 40歲女性發生率倍增
乳癌已連續二十年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。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,111年新發人數達17,366人,平均每30分鐘即有一人確診乳癌,其中超過一半(51%)為40至59歲女性。尤其40至44歲族群的乳癌發生率近二十年來成長約兩倍,提醒中壯年女性應定期檢查,及早發現。國健署自114年起擴大公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至40至74歲女性,每兩年可免費檢查一次。擴大後九個月內已有超過104萬人次完成檢查,其中約六成為早期乳癌,顯示篩檢對早期發現的重要性。
資料來源:國民健康署111年癌症登記報告、癌症登記互動系統。

【舞出力量】從「病」到「勇」的轉身
「舞蹈,讓我重新相信自己還能發光。」三度與癌症交手的病友——正音老師瑜珊,是現場最受矚目的舞者之一。2010年歷經舌癌、2016年乳癌、2019年腸癌,她始終以笑容面對挑戰。當年因手術失去部分語言能力時,一位同樣罹癌的志工用微弱卻堅定的歌聲鼓舞了她。那份力量成為她繼續前行的契機。
2016年確診乳癌後,瑜珊在治療結束隔年首次參加「愛波舞后」活動。她笑說:「那時頭髮還沒長齊,但我還是想跳舞。」舞步成了她重新找回自信與自我價值的起點。如今她已成為肚皮舞志工老師,用舞蹈陪伴更多病友擁抱新生活。
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:「『愛波舞后』不僅是一場舞會,更是一場屬於生命的加冕典禮。罹癌後,除了身體治療,也要關注心理健康。透過運動、陪伴與支持,病友能逐步走出陰霾,重新找回自信與美麗。」
【身心同行】運動與支持成為康復關鍵
研究顯示,規律運動有助於改善乳癌患者的憂鬱與焦慮,並提升睡眠與情緒穩定。結合有氧、肌力與柔軟度訓練的「多重組合運動」能促進整體身心健康。
2025年美國《Cancer Medicine》期刊研究指出,乳癌病友若能每週運動三次、每次約一小時,有助於提升心理穩定與生活品質。這顯示運動不僅促進身體恢復,也能為心理帶來療癒能量。
此外,參與支持團體可減少焦慮與孤立感,透過傾聽與分享,病友重新建立自我價值,學會與疾病和平共處。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,罹癌後應同時重視心理調適與身體活動,並善用支持資源,讓康復之路更堅定、更有力量。
研究出處:
Effects of Exercise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: A
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‐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,
Cancer Med 2025 Mar 7;14(5):e70671. doi: 10.1002/cam4.70671,
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11886893/
Effects of Exercise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: A
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‐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,
Cancer Med 2025 Mar 7;14(5):e70671. doi: 10.1002/cam4.70671,
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11886893/
資料來源:台灣癌症基金會

%EF%BC%9A%E6%AD%A3%E9%9F%B3%E8%80%81%E5%B8%AB%E7%91%9C%E7%8F%8A%E8%88%87%E9%8E%94%E7%BE%BD%E5%88%86%E4%BA%AB%E7%BD%B9%E7%99%8C%E6%95%85%E4%BA%8B%E8%88%87%E7%97%85%E5%8F%8B%E6%89%93%E6%B0%A3%EF%BC%8C%E7%94%A8%E8%88%9E%E8%B9%88%E8%88%87%E7%AC%91%E5%AE%B9%E9%99%AA%E4%BC%B4%E6%9B%B4%E5%A4%9A%E4%B9%B3%E7%99%8C%E7%97%85%E5%8F%8B%E9%87%8D%E6%96%B0%E6%93%81%E6%8A%B1%E7%94%9F%E5%91%BD%E3%80%82.jpeg)
留言
張貼留言